首页 >新闻中心 > 媒体宣传

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低血糖

作者: 宣传统战部  阅读次数: 679 发布时间: 2023-11-13

商报记者 王然 通讯员 郭俊

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,今年的宣传主题是“了解风险,了解应对”。作为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,糖尿病的可怕之处或许不在于其本身,而在于它可能带来的多种危险并发症,是引发失明、肾衰竭、心脏病发作、中风和下肢截肢的主要病因。对于老年糖尿病友,如何控好血糖同时避免低血糖发生尤为重要,不仅用药可能有更多讲究,更要精准用药。

突发精神症状像是丢了魂

送急诊一查是低血糖

不久前,赵大爷(化名)被家人送进了best365急诊。他的家人焦急地和医生说:“今天中饭,他刚吃几口突然整个人状态就不对了,行为奇奇怪怪的,连我们是谁都认不出了。”

询问病史后,接诊医生了解到,原来年过七旬的赵大爷患糖尿病多年,为了控制血糖,他一直坚持好好吃药。他这两天有点拉肚子,胃口不太好吃得少,但依然坚持服用降糖药。根据家人的这个讲述,医生敏锐地察觉到,他应该是血糖太低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精神症状。

检查结果证实了医生的判断,赵大爷此时的血糖值只有1.9mmol/L(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.9-6.1mmol/L),是严重的低血糖水平。医生为他注射葡萄糖后,原本糊里糊涂好似在“梦游”的赵大爷突然眼神里有个光。他看向一旁的家人,不仅熟悉地叫出了他们的名字,还疑问自己发生了什么事。

赵大爷的子女不解,向best365内分泌科主任吴天凤主任医师咨询:“不是说糖尿病患者不能随便停药吗,如果出现父亲这样的情况到底要不要吃糖尿病药?”

吴天凤指出,老年糖尿病患者其实更容易出现低血糖。“降血糖药不能随便停没有错,但要建立在正常饮食作息的基础之上。老年人因为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,身体感觉低血糖的反应比较迟钝,有些还存在肝肾功能退化,合并应用一些药物,所以当发生低血糖时,可能不会出现饥饿、出汗、头晕等一些典型症状,因此错过及时补充糖分的机会,从而影响到脑组织,出现脑功能损害,表现出精神失常、昏迷等严重后果,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。”

了解风险、了解应对

建议定期复查 接受糖尿病用药指导

当前,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。根据最新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统计,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2.8%,而其中约60%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。因此了解自己是否是糖尿病发病的风险人群,了解疾病应对方法,迫在眉睫。

吴天凤表示,糖尿病是增龄性疾病,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,即为高风险人群,应作糖尿病筛查,即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,如有条件最好同时查餐后2小时血糖,或做糖耐量试验。除了年龄,有家族史的、体重指数(BMI)≥24(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)、缺乏体力活动者、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、高血压、高血脂患者等,均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,应该进行糖尿病筛查。

据了解,血糖控制标准中,理想状态是空腹6.1mmol/L以下,餐后7.8mmol/L以下。一般状态为空腹7.8 mmol/L以下,餐后10mmol/L以下。如果空腹大于7.8mmol/L,餐后大于10mmol/L,应及时就诊。

此外,吴主任特别提醒,老年人因为多有基础疾病、身体情况变化大、用药种类多,针对糖尿病的用药有个体化差异,血糖相关指标的控制需结合实际判定。所以,如果还处在血糖调整期,建议每个月上医院进行复查,并经接受专业用药指导;待血糖控制相对稳定后,可以每3个月回院复查,遵医嘱调整用药。

老年糖尿病友安稳过冬

要注意以下几点

有研究发现,秋冬季往往更易出现血糖波动的情况。立冬已过,气温降低,天气渐渐寒冷,运动量减少但食量增加,吴天凤提醒,对于老年糖尿病友来说,这个时节更要注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,注意以下几点,以平安过冬——

第一,多补充水分。秋冬干燥,水还喝得少,机体失水量较大。糖尿病患者需主动多饮水,补充水分。有些糖尿病患者担心多饮会引起多尿,就不敢多喝水。这是错误和危险的想法,如果限制饮水造成脱水,不但会使病情加重,甚至导致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。

第二,水果控制量。比如当季水果橘子,虽然酸甜多汁,但吃得多同样会造成血糖升高。

第三,多检查脚部。老年人的手脚在秋冬本就冰凉,触感不敏锐,糖尿病患者更甚,在泡脚、使用热水袋取暖时易发生脚部烫伤。由于不重视、不处理及时,从开始的小伤口进展到之后严重的糖尿病足。

第四,目前糖尿病尚不可根治。谨记但凡有任何产品宣传中提到“可根治”“可逆转”,一定不能盲信。

2023年11月11日 《每日商报》 7版 健康

Baidu
sogou